隨著國內家長們對幼兒早期教育的日益重視,國內早教故事機市場逐漸火爆,並且,早教故事機開發成為行業發展趨勢,其功能也已從嬰幼兒教育延伸到胎教領域。
而在玩具市場相對成熟的國外,並沒有符合嚴格意義上的故事機產品。雖然沒有像國內一樣,將故事機這一品類獨立出來發展成一個熱門的產業,但在其更為多樣化的早教電子玩具領域,也有著類似的電子發聲產品,不過,它們在造型和功能上和國內產品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。
1.造型
目前,國內常見的故事機造型相對單一,以兔子造型為主,相對特別點的,則是獲得形象授權的IP形象,主要以動漫、影視、遊戲等為主。而材質主要集中在塑料上,常為光滑麵或磨砂麵。
而國外類似的早教電子發聲類玩具在造型和材質方麵則豐富得多。造型設計除了一般的可愛小動物、小娃娃造型外,更多見的是熱播動畫裏的人氣角色。如“小豬佩奇”等。以授權角色為造型,借助原作的名氣,在推廣上可以讓廠家省了不少力氣。
2.功能
相較而言,國內故事機火爆起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中國的家長認為早教就是盡早教孩子背唐詩、識字、算術等知識性技能,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。為了滿足這一需求,國內故事機從簡單的童話、兒歌、英文歌乃至唐詩宋詞等國學內容皆有。家長希望通過故事機來對孩子進行日常的熏陶,從而達到早教的效果。由於內容繁多,因而在操作上,國內故事機的按鍵較多較複雜,很多都需要家長來實現。
而國外類似的產品在功能上操作更簡單,互動性更強。這也和國外的教育觀念有關。國外強調孩子通過與周圍的互動來感知世界,通過實際操作來學習技能。而且,對於低齡孩子,國外的家長更注重孩子的遊樂體驗。因而在早教故事機開發上,更偏重於開放式的玩法,給孩子一個自主操作和思考的空間,從而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、認識世界的眼光以及獨立性。
綜上所述,玩具企業和設計師在早教故事機開發過程中,要做到“內外有別”,針對產品銷路的不同,即國內外市場需求的不同,做出產品上的調整,從而確保更貼合特定消費者人群的需求點,打開銷路格局!